高精度氣象監測預警系統獲取線路微氣象狀態,助力線路預警減災
我國部分輸電線路桿塔位于偏遠山區、線路事故多發區、山谷、山口、大跨徑河流等特殊地區。該地區的微氣象環境容易產生凍雨、大風等特殊天氣,造成輸電線路損壞。同時,由于輸電網跨越范圍廣,環境復雜,輸電線路管理難度巨大。我國電網的穩定性、供電可靠性和電網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考驗。
南方電網管轄的輸電線路穿越貴州、云南、廣西等省份的偏遠地區,大多數的鐵塔都建在高山之上。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性以及冬季大面積長期的高強度嚴寒和臺風等惡劣天氣作用下,輸電線路往往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停電事故,嚴重威脅著電網的安全運行,影響人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由于惡劣天氣等不可控因素,同時線路跨度大,山川、盆地、平原地形復雜,線路運維人員難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線路巡檢,大大降低了線路監測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為進一步加強對自然災害的管理和控制,減輕輸電運維人員的負擔,為今后防災抗災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高精度氣象監測預警系統的應用尤為重要。通過監測預警系統,可以遠程實時采集、分析和處理現場氣象條件等信息,及時了解線路氣象狀況,進行可靠性預警。對后續的抗災和電力保護工作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確保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
高精度氣象監測預警系統是一種新型的集成多要素微氣象監測功能的在線監測系統,功能豐富完善,配置靈活,性能穩定可靠,數據更加安全。系統通過在線監測裝置和智能分析算法獲取線路本身的運行信息和周圍環境的動態,實時監測線路區域的溫度、濕度、風向、風速、氣壓、降雨量等氣象參數,通過4G無線通信網絡終端向后臺主站系統上報氣象數據,并對特殊區域的長期微氣象數據進行收集、積累和分析統計分析,實現輸電線路的安全預警和智能分析,推動電網傳輸環節的智能化進程。
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
[大家風范編輯上傳]